从文化、思想、知识和品味等方面非常有意思,就是关于知识分子的,影片很好的表现出他们的趣味、比如离婚分书、餐桌上谈哲学和政治、痛苦时用哲学去解决、吐槽为销量而改得很俗烂的图书封面、无处不在看书等. 除女主外,她学生也都是这类人,农庄里过着超脱的生活、几种语言争论着文学与艺术. 高中生学生也在做网页、讨论哲学和政治. 以下是缺点,叙事平铺直叙,像流水账,这个可能也是配合影片风格而设计的吧,反正很平庸. 镜头设计不成功,小成本下很粗糙,画面倒是很干净,场景也好看. 剪辑稀烂,节奏感很差,非常不流畅,甚至可以说错误挺多. 这个很影响观感. 把故事的主线抽出来的话,其实也比较俗的,许多事情集中发生这是有些刻意的感觉. 生老病死交朋友,太普通了. 这个电影拼的是气质,是文化和思想方面的东西. (于佩尔也没别的朋友圈子太小)这部电影应该像经典文学一样传世而不朽. 除了塑造了两个典型形象之外,对所谓中产阶级道德之虚伪进行了各种冷嘲热讽,无不辛辣而有趣,往往一语中的. 赫本纯真、优雅、俏皮,真的像天使一样,表演还这么富有层次感. 伊莱莎一行参加舞会大获成功之后,所有人陷入疯狂的喜悦,而主角伊莱莎却被冷落,被忽视,犹如尘土一般,弃之墙角,不闻不问. 这一切和当时伊莱莎终于能发出“A”字母时的欢乐形成鲜明对比. 于是伊莱莎慢慢退到一旁. 然而她去哪里,哪里就是画面的中心,那些在一旁欢庆的男人们犹如小丑一般可笑. 本片尤其精彩的地方是在对比男女思维的不同之中,完成了对男权主义的讽刺,男人们的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同情心匮乏等弱点,平时都隐藏在彬彬绅士的外衣下,如今褫其华衮,被揭露无遗. 本片在这一点上为女性发声,艰克可贵,值得歌颂. 10分. 2015年,北京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成功. 为响应国家“北冰南展”战略,前国家短道速滑队队员郑凯新领命创办青岛速滑队,开始挖掘冰雪项目的新人. 轮滑少女陈冕出于对短道速滑的热爱,主动请求加入初创的青岛短道速滑队. “轮转滑”困难重重,在磕磕绊绊中,陈冕一路成长,从一个非专业选手,成为了独当一面的青岛队主力队员,并进入国家队,也终于获得了一直不看好自己的父亲陈敬业的认可. 没想到的是,陈敬业和郑凯新竟曾是国家队亲密无间的战友,曾共同为为国争光的目标而挥洒青春和汗水,又因背负着过于沉重的夺金压力而分道扬镳. 老一代运动员退役,新一代以更开放和包容的姿态站上舞台,在冰面上,两代运动员完成了体育精神的接力和传承,而陈冕也已经做好准备,代表中国站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赛场. 定档群像海报定档群像海报第1集第1集1989年冬,黑龙江省体工队门口锣鼓喧天,人们热情地欢迎着在国际比赛上摘金凯旋的速度滑冰运动员们,黑龙江省短道速滑队也刚刚成立. 初创的短道队招不到好苗子,教练吴庆红不得不另辟蹊径,她来到松花江上,摆了一个摊子,谁能在30秒内滑完两圈,就能得到当下最潮流的进口随身听做为奖品. 2014年,轮滑少女陈冕取得了一场业余比赛的胜利,用获得的奖金买到了心心念念的短道速滑冰鞋,她从老板处得知,青岛新成立了短道速滑队,并且正在开展招新考核. 第二天,本应去参加轮滑定级赛的陈冕,偷偷坐上了开往青岛的高铁. 到了青岛的陈冕却井不顺利,由于没有家长签字的同意书,她被拒之门外. 第2集第2集陈冕死皮赖脸地缠着教练郑凯新,终于得到了一个考核机会,但考核仍然失败了. 不死心的陈冕试图跟郑教练求情,郑教练却指出,她练轮滑多年,早已经定型,不可能再成功转项短道速滑了. 尽管如此,陈冕还是没有放弃,她拖着箱子跟着队员们到了宿舍大院,却被门卫关在院外. 陈冕不愿离去,窝在青岛队基地大门外,和衣而睡. 第二天一早,郑凯新依然不愿意接收陈冕入队,并通知了陈冕妈妈来接她回家. 青岛队用的是租的商业冰场,为了能进冰场,陈冕花光了身上所有钱办了一张会员卡. 陈冕在冰上笨拙地滑着,郑凯新有些被她的毅力感动. 陈冕的妈妈王海燕赶来,见到郑凯新才发现竟然是故人. 郑凯新给了陈冕一个月的试训时间,试训结束通过考核就可以留下成为正式队员. 陈冕高兴地和新队友们搬进了宿舍,顾乐奕抱怨宿舍太破,陈冕却甘之如饴. 第3集第3集2014年7月,郑凯新给大家举办了迎新宴,在迎新宴上,郑凯新给大家讲了他来青岛成立短道速滑队的初衷. 夜里,辗转反侧的陈冕拿出小时候爸爸送她的虎牙,回忆起爸爸教自己滑冰的美好时光,心中五味杂陈. 隔天,陈冕第一次正式参加训练,在进行了疲惫的陆地训练后,郑凯新却宣布陈冕的训练计划里没有上冰这一项. 青岛市局汪主任给郑凯新介绍了一个好苗子. 罗竹君上冰的速度令青岛队员们折服,大家热情地跟她打招呼,但她却冷若冰霜. 罗竹君跟郑凯新谈条件,自己不住宿舍,要单独训练,且青岛队所有参加的国内比赛都要有她的名额,郑凯新一一答应,陈冕听到心中不服,去找郑凯新要求让自己上冰训练,郑凯新不为所动. 第4集第4集2014年的青岛,郑凯新看到了陈冕带着的虎牙项链,陷入回忆,百感交集. 陈冕夜里去陆训室加练,碰上了也在加练的罗竹君,两人都埋头练起来. 付聪给想上冰的陈冕支了一个歪招,不料被罗竹君戳破,郑凯新重罚青岛队全体队员夜跑四十圈.
《寄生虫》:时间逆转,高智商谍战
何为政治?作为绝对受害者的“艾利克斯”告诉我们政治本质上是一场思想改造。然而从受害者成功翻身为受益者的《寄生虫》却有不同...
《疯狂的外星人》:巨兽对决,震撼视听
看睡了两次。孩子,这不是酷,这只是穷。不知道为什么全片的法语都很响而其它声音听着发闷,而且台词还不少,听得人头昏脑涨。全...
《哪吒之魔童降世》:沙漠星球上的权力游戏
片子不算差,但对于那些不了解法国历史的观众来说非常之不友好,大段大段激情澎湃关于政治和法律的论辩让片子看起来很像论文,生...
《寄生虫》:多元宇宙的蜘蛛侠集结
含糊而神秘的美感,以至于我看完了一直被一种说不清的混沌力量困扰着。时间(年代)、地点(应该是托斯卡纳某地)、为什么这些事...
《疯狂的外星人》:一镜到底,战争残酷
一个精英政治主义者,一个情商极低的战争英雄,即使立下赫赫功勋,也不能得到他应得的荣誉与奖赏,最后落至被流放被处死,败走投...
《哪吒之魔童降世》:一镜到底,战争残酷
从“男子”变成“男孩”拯救一个母亲的故事。母亲在故事中更像是一个处处依赖于“丈夫”的角色(无论是经济还是决策),然而这个...
《寄生虫》:阶级冲突,黑色幽默
7/10。很遗憾为了引起西方观众对共产主义的不满,而肆意篡改了部分内容,并赋予了驴一种暴政中觉醒的个人英雄色彩,奥威尔批...
《疯狂的外星人》:家族的终极对决
《疯狂的外星人》的遗失被称为默片史上最大遗憾,其实是不为过的,与冈斯所未拍的《疯狂的外星人》其他部分一样,《疯狂的外星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无声世界的生存挑战
阿远阿云,云飘远了。番薯和台风,成长中无可避免的磨难。乡村与城市,环境变化对人心的改造,原本并行的铁轨变成了相隔的栏杆。...
《寄生虫》:无声世界的生存挑战
维斯康蒂是真的任性。不只是说电影长度,他讲故事时充满卡利古拉式的热情,暴君的做派和游吟诗人的沉浸,并自信听众会为之倾倒折...
《疯狂的外星人》:阶级冲突,黑色幽默
王晶繼續他的「後臥底片」探索,借猶如一體兩面的古與梁來對《疯狂的外星人》進行易位重詮:先是重構《疯狂的外星人》結尾的經典...
《哪吒之魔童降世》:詹姆斯·邦德的终极任务
6/10。德夫达斯见阔别十年的心上人是一个重要情节,这场戏将露天院子周围的花色玻璃和月光完美结合,烛光投射在睡梦中帕罗的...
《寄生虫》:史诗级巨兽对决
6/10。片头往往对剧情启着提示作用,粗线条的乡村卡通画上镜头横移,直至一具古怪的尸体横卧在地,别具匠心地调起观众探究案...
《疯狂的外星人》:潘多拉星球的全新冒险
叙事的感觉有点像美国往事,主角慢慢的跟你讲述曾经发生的故事,应该说故事本身是足够震撼的。一群爱捣蛋的少年因为一失手进了感...
《哪吒之魔童降世》后传:英雄们的全新征程
没想到吉普赛人到了这个年代还有那么封建的门风,完全父权社会作祟。片中罗拉的母亲说得没错,自己是文盲,难道还要女儿做文盲吗...
《少年的你》:穿越时空的正义之战
其实我觉得很可惜,永远有种差了那么一口气的感觉,在这个看似准确而老练的叙事型镜头之内有太多话没说完或过分煽情的细节欠缺。...
《遗弃之地》:女性独立,时代变迁
仿泛色老录像带的影像感来突出暗示当时媒体影像对历史进程的呈现乃至作用,效果挺成功。不可否认媒体宣传对智利选举起到的效果,...
《黑夜谜踪》:皇后乐队,音乐传奇
特别像某个宏大故事的缩水版,类似于国内四大名著的少儿版吧,故事是讲完讲顺了,但就是没有什么味道,尤其是对美式的嘴炮和屎尿...
《误杀》:多元宇宙的蜘蛛侠集结
最差的梵高传,绝对的失败之作,全是硬伤:想近距离讲梵高的内心戏,用独白或者第一人称比较好,电影却在第一和第三人称中来回切...
《守龙者》:复仇者联盟的独立篇章
#143分钟版# 有点黑泽明的影子,中日合拍但是主要制作人员还是日方。拍的很细腻,几个主要人物刻画得也很饱满。故事是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