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高清京剧剧情介绍:然而,历史发展并没有按照邹衍或齐国君臣的意愿进行。泯王败亡后,稷下学士奔走四方。五德终始说也传到远居西土的秦国。不过,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保留在《吕氏春秋》中,并不表明其实际价值受到秦国君臣多么的重视,要想真正引起秦国统治者关注,还需要特别的契机。据《史记·封禅书》记载:“自齐威、宣之时,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294]《史记集解》也认为:“《汉书·郊祀志》曰:‘齐人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始皇采用。’”[295]可见,从西汉的司马迁,到东汉的班固,再到刘宋的裴骃,都认为,秦始皇是直接从齐人那里采信了五德终始说的,时间大概在刚刚统一不久,即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史记》的《封禅书》[296]和《秦始皇本纪》[297]都记载了始皇采用五德终始说的详细情况。不过,我们的问题是:秦始皇信奉三晋法家学说,可为什么又要采信齐人的五德终始说呢?看来,是为了弥补单纯法家理论的不足。我们知道,关于政权转移的合法性和统治方略的理论基础,法家学说是有一定缺陷的,其一,法家虽然承认历史变化,承认历史的阶段性进展,但同时也有反对革命,反对以下犯上,以臣篡君的思想。《韩非子》认为古代盛传的所谓尧舜禹的禅让和汤武革命,其实是“逼上弑君而求其利也”,是“暴乱之兵也”[298],“尧舜汤武,或反君臣之义,乱后世之教者也。”[299]因而坚决反对觊觎或夺取最高统治权的犯上作乱之举。汉景帝时黄生以冠弊屡新不能倒置的譬喻,驳斥儒者赞成汤武革命的观点,指出:“汤武非受命,乃弑也。”[300]可以推知,秦始皇兼并天下,以取代往日周天子的正统地位,要想在他所信奉的韩非法家学说里面找到合法的依据,是有一定困难的,弄不好,还会自相矛盾,成为法家思想批判的对象。而五德终始说却标榜“从所不胜”的“相胜说”,这恰恰可为秦国以征伐手段,吞并周室,兼并天下,重新在全国建立统一政权提供合法(理)根据。[301]其二,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是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上的,虽然是与时俱进,适应了政治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必然会引起普遍的反感。按照五德终始说的逻辑,情况就不同了。根据《管子》,五德的特性是这样的:木,色青,数用七,时为春,“其德喜嬴,而发出节”;火,色赤,数用九,时为夏,“其德施舍修乐”(尹注:“施舍,谓施爵禄舍逋罪。修乐,谓作乐以修辅也。”);土,色黄,数用五(时为长夏,其实不占一个季),“其德和平用均,中正无私”;金,色白,数用八,时为秋,“其德忧哀静正严顺”;水,色黑,数用六,“其德淳越温怒周密”。按“淳”即纯,不杂为淳;“越”通于;“温”,王引之读“愠”,意即怒;[302]淳于愠怒周密,意思就是纯然(行事)暴戾无情、(执法)苛刻严密。这和《史记》所说的水德“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意思如出一辙。[303]《史记集解》引瓒曰:“水阴,阴主刑杀,故尚法。”[304]这样,在上天失去信仰的权威,道理只为少数人所理解的条件下,给法家揭示的“当今争于气力”的时代精神和施政措施提供一个自然理性的基础,罩上一件“德运”的流行外衣,效果之好是可想而知的。这样做,就使秦国在正统地位和施政措施两个方面公然实行“变周”,成为顺应自然的发展趋势,符合时代的精神和品德的合法之举。相关影视:迅雷高清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