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惠勒的通俗化改编不失为一种遗憾,电影开头就点出捕蝶人的主要意象,弗莱迪追捕蝴蝶的段落紧接透过旅行车的视点跟踪米兰达,用蝴蝶和米兰达的共同点表现她们都是收藏的牺牲品,至于原著由第一幕弗莱迪的自白转为第二幕米兰达的日记,记载了他正常外表下长不大的欲望,对其疯狂心理的批判反击了自白的浪漫史,电影则用弗莱迪阅读[麦田守望者]. 但没读过原著的观众应该看得挺过瘾,随着餐盘端出、门的开和锁、隐蔽的暗道和洗浴漫出的水,小场景中所有事物充分配合了情节出人意料的发展. 故事很简单,镜头就聚焦在一间简陋的屋子里,在一个热烈虔诚的宗教主义者黑人与一位崇尚虚无主义的无神论白人教授之间的,一场有关人性,生存意义等等话题的深刻碰撞. 一开始还挺担心教授“妥协”的,面对黑人一直殷殷恳切的说教和激励,多么阳光款的生活观世界观. 然白人教授不仅没有“回心转意”且在发现黑人不会放弃“拯救”自已后,决然把自己暗黑的世界撕开了一道缝隙,让我们见识了一番什么叫真正无法拯救的绝望心念. “事实上,我看到的事物的外形,渐渐的空泛了. 它们不再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它们只是某种形状..一辆火车..一面墙一个世界,一个人,一个在没有逻辑而言的喧嚣空间. 摇摆不定的东西,它的生活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