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上,刘黎明用寥寥几行字分享着自己“两极反转”的人生。 他2000年出生在苏北农村,由年迈勤劳、条件拮据的爷爷奶奶带大。 现在,他是丰县电视台的新闻主播和记者,采访、写作、播报新闻之外,也为宣传家乡的特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奔走。 5月初,他告诉九派新闻记者,如果能遇到过去的自己,想对他说声谢谢。 以下为刘黎明的自述。 【1】留守在爷爷奶奶身边,学着收集塑料瓶和易拉罐 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人挺希望我能有一个正式的单位,昨天晚上回到家的时候,爷爷还在跟我说,现在我就指望你活着。 小时候,爷爷为了挣钱养家,做过许多不同的工作,例如送煤球,在建筑工地上当农民工搬砖等;奶奶捡垃圾、当环卫工人。他们的收入不多,但他们一直在努力为我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父母在我年幼时就到外地打工了,他俩在外的生活并不太顺利,欠下了一大笔债务,没太管事。从小我就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感情非常深,是他们把我养大成人。 奶奶带着我下地干活的时候,总是会捡起路上的塑料瓶子和易拉罐,这种行为让我懂得了节约和珍惜。我甚至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把学校里捡到的塑料瓶子收集起来,帮助家里减轻经济负担。 我们家庭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别人眼中的垃圾,在我看来都是钱。小学时,同学的书包里都是作业、零食,我的书包里都是塑料瓶子。爷爷奶奶 也特别不容易,所以从小我就希望能够承担一部分家庭的压力。 【2】遭遇校园霸凌,不敢告诉爷爷奶奶 我中间辍过一次学。高一没上完,我就开始进入社会了。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说得不好听一点,是因为霸凌。 有一次在课堂上,班里一个同学起身,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告诉我们班主任,刘黎明包里装的都是塑料瓶子,都是易拉罐,他每天拾这些东西,要怎么处理。 当时我穿得脏不啦叽的,低头坐着不敢说话,两个手攥着书包。班主任当时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记得特别清楚,“这有什么,人家就是会过日子,把这些东西放包里。你们随地扔垃圾,还污染环境,你看人家多懂事,人家把这瓶子拿回家,还可以卖钱。” 前期是有点不好意思,全校这么多孩子,就我一个人捡塑料瓶。到后期,班里有的同学就一直说,他说那有瓶子你快去捡。有瓶子他们会想起我,那个年纪也不是帮忙,更多是开玩笑的感觉。 到了初中就比较惨了,最黑暗的一段时间。我经历这么多,做过最累的活儿,但是和初中比起来,都不算什么。 人的恶意是没有顾忌的,可以尽情的发挥。比如说拿烟头烫、拿电棍电、拿圆规的针尖扎手指头……睡觉的时候,会有几个人把你的被子抢走放到小便池里。 也没有跟老师或者学校反映过,因为我初中住校了,也考虑到我爷爷奶奶,老家特别远、交通不方便。如果是叫家长,肯定是爷爷奶奶得来学校,我不想让他们担心,就忍下了。 初中是身体上的,高中的话是是心理上的。身体上的我可以受得了,但是对心灵上的霸凌,是最难接受的。 因为爷爷奶奶当农民工挣钱给我,我就不想在学校里大吃大喝浪费他们的血汗钱。别人一周的伙食费是100块,我一周的伙食费就是40块,有时候就30块。就几乎是拌馒头加点咸菜,以吃饱为主。 有一次中午在食堂吃饭,我还是和往常一样,两个馒头加了一份咸菜。突然我的同桌站起来,把我的手里的馒头一把抢过来。然后他站到饭桌上,当着全食堂的人的面就说,“刘黎明,你家里是不是贫困户?我从来没见你吃过肉,也没也从来没见你吃过菜,你可真穷,你们家也得穷到什么地步?” 那个时候心里特别的难受,15岁的我已经有自尊心了。当时会想,我为什么要和这些人呆在一起? 和90、80后不一样,我们这代一本的人会特别多,竞争非常大。 我想到,以后可能可以读个二本,二本接下来又是面临的工作压力。 以我当时的性格,如果不历练一下的话,可能到时候毕了业之后,连工作都工作都找不到。我是一个从小就很了解自己能力的人,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 回过头看那段时间,当时的自己性格软弱,如果以我现在的性格的话,会重拳出击。那些经历也促就了现在的我,我想着,今后一定要好好的努力,一定要比他们要强。人的厉害不是在学校里挥拳头欺负人,而是校外要有本事。隐约感觉到,我的路其实在学校外。 【3】刷碗盘挣学费,自考学播音 我走出学校之后,也没有一个大体的方向,先去了宿迁。在亲戚介绍的一个饭店里当洗碗工,每天刷盘子,刷碗,一个月能挣个几百块钱。 后来我想,在这儿没有未来,倒不如学一门手艺。后来我就学着做装修。但是我心里是一直有梦想的,不想过体力上特别累的生活,虽然状况只能如此,但彼时要坚持。 在我的家乡苏北农村,如果一个人他不上学了,家里人会在他18岁之前就张罗着让他结婚。男多女少,怕找不到老婆,我很反感这种这种现象。如果我出去打工了,回来之后家里收个媳妇儿,我又带着媳妇儿打工去了,媳妇儿在外面生个孩子,那我就活成了我的父辈。那我接下来,再周而复始教育孩子,好好学习、改变生活。 为什么现在我不更努力去爬,给以后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呢?通过我努力,改变一个阶层,让他在另外一个阶层去接触更好的东西。 后来我通过自考,2018年考了这个播音主持这个专业。那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的各项认知都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 自考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有两个老师对我影响特别大,第一个就是我初中的数学老师,没读书后和他也一直保持联系,算是我的恩师,他教我的时候,我是全校第一。 在迷茫时,我和他描述了自己的情况,表达了想提高自己的想法。他说,黎明,你很努力,而且不怕吃苦,记得初中时有一堂课是“说说梦想”,你说你想成为一个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在聚光灯下的那个人。于老师记得特别清楚,这次也把梦想从我的心底翻出来了。 后来我把这个想法跟我们家里人说,亲戚没有一个人是支持、相信的。姑父还说了一句,刘黎明能当主持人,母猪都能上树。我从小没被夸过,属于挫折教育下长大的,但是我的脾气就是你越不夸我,我越要证明给你看。 通过努力考上去之后,遇到了第二个老师,就是教我播音主持的杨老师,他本身专业能力很强,也一直鼓励我。 很多艺术类学生家里比较有钱,报班,学才艺,我什么都没有,就凭一身孤胆。在这个过程中会一些落差感,但对我来说,这是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无论如何我都要坚持下去。从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装修工,能够成功的话,就是跨越一个阶级。 记得面试时,我的身体条件不是很好、各方面也没完全达标,冉老师说他从我身上看了一股劲儿,是同龄人没有的。他说,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凭着劲儿能坚持下来,这条路你能够成。而且你将来会优秀,会成功。 我听完就愣了。后来他亲自教我,把他的经验倾囊相授。他是恩师,也是我人生的贵人。 毕业之后,我发现自己是恋家的,会老想着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回去能照顾着。正好我学的这个东西是家乡需要的,我也有想法,就干脆回到家乡做一点事儿。 【4】本职工作之外,还想做公益 回来之后,工作忙碌而顺利地进行着,算是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同时也有遗憾伴随。 初中的于老师已经去世了,当我知道这个事情时,他已经去世有两年多了。期间也试图给他打过电话,但没人接。 记得他曾经对我说,“每天五点多在体育场,我在那晨跑,你要是起早能遇到我,咱们爷俩跑跑步,锻炼锻炼身体。”到现在,我还是坚持每天早上起来去那个操场跑步,是一种传承、寄托。回到丰县成为一个主持人后,特别想去找到他,和他聊聊,可是人不在了。 冉老师还会联系,他也挺忙的,如果说在这个行当碰到一些瓶颈,或者遇到重大挫折,我会找他请教。 未来的话,会做好本职工作,播音、采访、写稿、拍摄、修图、剪辑,都在工作范围内。平时挺享受采访的,像是在别人的世界里去冒险。 另外,还想再展开一些公益活动,把为我们当地老年人拍照这事继续做下去。还想记录当地的非遗老艺人濒临失传的一些手艺,再通过线上平台销售出去,给他们增加一些收入,让他们的手艺再次获得新的价值。 至于成长期的那些阴影,我不会因此而产生消极心理,或者对家乡有负面看法,那样太不值得了。人不管经历什么,不管遇到什么,保持自己内心深处最深的那份善良是很重要的。 九派新闻记者 欧俏妤 实习记者 李伟俊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